生鲜电商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新鲜的水果、蔬菜、肉品以及水产等,方便快捷,而鲜是对生鲜电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是生鲜电商10多年来都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与其天生就存在的一些难题息息相关。
1、供应难题
生鲜产品的供应问题是困扰很多企业尤其是创业型公司的一大问题。很多生鲜电商的产品都没有稳定的货源,如果对接单一农场,产量和品类的丰富度容易形成制约。如果与多个农场合作,采购的量往往又有限,议价能力不高,而且又增加了储存和配送的难度。如果直接从批发市场拿货,成本偏高,而且有时候不便于控制产品的质量。
对生鲜产品来说,好的产品货源本来就比较有限,而且不管是货源来自哪里,产品的质量都时常会有起伏。
2、储存难题
生鲜产品品类众多,而且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以及水产品对仓储以及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以及摆放等都是有不同要求的,有些差异还非常大,这就需要一些非常先进的冷藏、冷冻等设施,而且需要非常专业化的操作人员。
3、配送难题
除了我们上面提到配送过程中对冷藏、冷冻等设施的要求外,生鲜产品对配送时间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网购我们可以等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生鲜几乎都是需要能当***送达的。如果配送的时候恰好用户不在,那么除了多出了一单的物流成本外,第二天再配送产品也就可能不再新鲜了,损耗也会大幅增加。
4、损耗难题
生鲜产品存在容易破损、变质等特点,本身的损耗率就非常高,而且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不小心或不专业等都会带来额外的损耗。一般而言,生鲜品类的损耗率大概会在10%到30%之间,远高于其他品类1%的损耗率。
以上这些难题使得生鲜电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三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生鲜产品的触网速度。首先是成本问题,生鲜产品对储存、包装和配送的特殊要求以及比较高的损耗率极大地拉升了这一品类的物流成本;其次是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均的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都处于低位;后是市场上缺乏专业的具有冷链物流能力的生鲜产品配送企业,这使得很多电商不得不自建物流,成本很高,一时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目前用户对生鲜的消费习惯还主要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对线上的依赖***不强。生鲜电商瞄准的主流客户群是工作比较繁忙的中高级白领,和对有机或其他高端产品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这两类其实都属于细分市场的范畴,用户对生鲜的主流消费习惯还没有转移到线上,生鲜电商的渗透率很低。
可以说,生鲜是目前电商中经营难度高的一个品类,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辩证的看待,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市场空间大、用户粘度高和可以作为一个战略***的品类来培育外,以下几个特点也使得生鲜电商更加具有吸引力。
1、行业壁垒高
生鲜电商是一个“笨生意”,一定要打持久战,但是生鲜电商一旦发展起来,行业壁垒还是很高的,先不说贯穿生鲜采购、储存以及配送操作的各个细节,就是其中的货源、仓储设施以及配送网络等软硬件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非常容易成为后进入者的门槛。这个和以自建物流为核心的**有点类似,当年**以3C品类起家,本身毛利率非常低,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自建物流体系,这是一件非常苦的事,但是一旦有了成效就成为后入者的极大门槛,而且到了一定规模,真正的效应也开始显现。
2、生鲜品类中间环节多
近两年,“互联网思维”是个火得发烫的名词,小米等模式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代名词。其实互联网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掉中间环节,然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用极其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去赢得大量的市场。大多数生鲜产品从产地到送达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好几道环节,中间自然少不了加价,这样消费者后付出的实际价格要比产地出售的价格高很多。理论上来说,生鲜电商可以打掉中间所有的环节,从产品的源头直接送货给消费者,保持比农贸市场等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甚至制造爆点。
3、生鲜品类的毛利较高
生鲜产品的毛利一般能达到20%左右,一些海产品或者高端产品的毛利更是能到50%,甚至超过100%,这比电商如今的毛利率要高太多了。当然与巨大的运营成本相比,生鲜整体的毛利率也并不算太高,但是如果能通过对品类的合理搭配还是能将毛利率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
总之,生鲜电商目前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新零售的入局也得到解决。生鲜有着市场空间大、毛利高、用户粘***高等特点,所以很多创业者都想入局,资本家也不敢忽视这个市场。